成立于2016年的森蓝品牌,我想许多摩托车玩家对它都是陌生的,但说到它的母公司——宗申产业集团,一定是国内绝大多数玩车人都耳熟能详的自主品牌。
至今五年多的时间里,森蓝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摩托车制造业,从电动赛车技术下放到民用车,让其品牌不仅拥有多元化产品,也拥有更可靠的品质。
虽然现在仅仅是大环境偏向新能源发展,消费市场还未真正觉醒,但森蓝依然花很大成本,持续开发新能源摩托车,最新款的蓝调B1就是最新代表之一。
尽管蓝调B1外观上和YAMI有极大的相同之处,但核心的改变,还是让两款车骑起来有着天壤之别。
续航版的电机扭矩达到135牛米,已经接近于公升级V缸摩托车,虽说扭矩的持续性并不长,后段与燃油车有着很大差别,但从起步到40km/h之间的提速过程还是很痛快,与相同长相的YAMI相比起来,提速优势很明显,这也是电动机最擅长的特点。
后段的加速很像是200cc级的踏板车,很惊喜的是官方标定最高时速为56km/h,可实际表显时速可达到70km/h,如果路够长的话,甚至还可以再快一些,期间还猜测会不会是“欢乐表”,与同行的拍摄车(汽车)相互沟通后,蓝调B1的确可以突破官方公布的最高车速,能跑到60km/h以上也并不是夸夸其谈。
一辆整备仅有82kg的小车,如果跑的很快是不是很飘,这也是起初我最关心的点。而在稳定性方面,我感受出了它与传统认知的“电动车”有很大不同。
得益于试驾蓝调B1的上一周我刚刚试驾过YAMI,所以从直观感受上有很大的感受区别。
前不久做的COCO对比YAMI,稳定性方面YAMI完胜,而这一次蓝调B1反而要比燃油车的YAMI更稳一些,或许因为电池的位置降低了车辆重心、或许车重的改变,让弯道中的它拥有更好的稳定性,轻车身也增加了更多的可控性,这一点真的很难令人相信。
但的确是,弯道中的蓝调B1更容易变换线路,倾倒车身的过程也更加轻松一些,过弯很轻松顺畅。不过由于两侧踏板位置的下移,让它并做不了很低的倾角,对于想要体验压弯磨脚踏快感的玩家,在这辆车上可以轻松实现,未来如果厂家能将脚踏再上移一些,将能增加更多弯道乐趣,毕竟实际体验,车架刚性的确能再支撑更大一点的倾角角度。
不光是车架的刚性够用,前后避震的支撑在弯道中也是足够的,快速攻入弯道不会觉得疲软,这一点在我预期范围内,因为YAMI也是如此。让我感到意外的是,或许因为车重降低了,经过减速带时,前后避震的舒适性要更好,前后避震的回弹都很绵软,稍快一些也并不觉得很颠,甚至体验之后,很有一种想把蓝调B1的减震换到我自己那辆COCO上的想法。
与传统电动车更大一点不同的是电门的回馈,在没有汽车、没有代步摩托车的前几年,我也曾感受过许多电动摩托车,例如小牛、速柯等等,蓝调B1的电门响应是我骑过最接近燃油摩托车的,即使很轻力度拧动电门,都会有微弱的动力感受,而且释放电门的时候,并没有动能回收强烈的拖拽感,只有像是带一点点发动机制动的滑行感受,对于骑惯了摩托车的人,再骑蓝调B1没有特别大的油门回馈差别。
对于一个对燃油车有强烈执念的我来讲,蓝调B1虽然各项动态的感受都让我口口称赞,但电动车带来的里程焦虑依然是我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。
最顶配的续航版,厂商公布能达到160km(20km/h等速行驶)的续航能力,实际在我手中,不考虑续航能力像燃油那样经常50-60km/h速度骑行,蓝调B1基本能达到80km的续航能力,可以满足很多人2-3天的上下班需求,但对于经常跑东跑西的我们来讲,还是很有焦虑的,这也是所有新能源产品正在攻克的难点。
如果仅作为日常通勤代步,可以畅快行驶80km左右的续航,配合4小时即可充满电的大功率充电器,蓝调B1相比燃油车还是有很多优势,就比如想要晚上游街逛市,没有声音的行驶感受,能得到多一分惬意。
以往的结尾我常常以车型总结为主,但这次想说说能源的改变,直到现在我依然是燃油车的忠实用户,也喜欢汽油经过压榨后的声音,但未来已经定下了发展,最早一个实现禁售燃油车的荷兰,距离政策执行还有不到四年时间,国内的汽车品牌长安、北汽也将在2025年停售燃油车。
尽管我们在为燃油车去呐喊、去争夺希望,但逆转的几率渺茫,所以只能希望未来的电动化产品,能做到不单单是只为了出行代步,也要有让人感受到快乐的特点,这对于两轮尤其重要。另外,更希望对于北京这类对摩托车有上牌限制的城市,能够对新能源摩托车开放新的政策,城市户口既不能买摩托车、又摇不到汽车指标,日常真的很不方便。
(文章来源:自由机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