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纪90年代之前,在一板砖下去能砸到一堆司局级干部的帝都,绝大部分人都是骑士,虽然胯下的座驾是百公里消耗2个馒头的自行车……
而数十年过去,四轮小汽车成为幸福生活的标配,四九城已经变成了举世闻名的“帝堵”。
纵然貌似四轮已经走入千家万户,但还是有不少摩托车穿梭在车流之中,且近年来的增长渐猛,据2021年10月发布的《2021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》数据显示,北京市内摩托车2020年相比2019年增加10.7万辆,增长率71.8%。京城摩托车的总量未知,但其中绝大部分应该是京B号牌,今天就撇开天价的京A摩托车牌不谈,只谈谈京B骑士们,你为什么骑摩托车:
一、没有小汽车指标且不愿或不便参与公共交通通勤。
这是对摩托车最为刚需的人群,居住地和工作地的两点一线需要交通工具连接,没有北京小汽车指标意味着有钱买车也没资格行驶。共享单车和电摩续航不够(无法通过多吃馒头或者电池扩容解决),公共交通太麻烦(站点离目的地太远或者换乘次数太多),摩托车能够满足从家门口到公司门口的便捷通勤,自然将成为这部分群体的首选。
群体画像:
(一)外地来京年轻人居多,乐观积极不畏逆境
(二)互联网、科技企业、自媒体企业职员,公司多位于海淀/望京,居住地多位于昌平/通州
(三)女性比例呈上升趋势
(四)爆款车型车主居多,如铃木GSX/DL车系、川崎NINJA400、本田190车系等
二、有小汽车,但不开
还有一些人,有京牌小汽车,但出于工作地没有停车条件、节省通勤时间、省油钱等各种理由,选择使用摩托车通勤。这一群体随着消费理念成熟、年龄增长、天气变冷等因素,最近越来越有着坐骑踏板化的趋势。这一点从宗申、大阳、升仕、豪爵、隆鑫等国内厂家大规模上马踏板车、本田雅马哈等引入踏板车系的举动可见一般。
群体画像:
(一)外地来京中青年人居多,生活压力较大
(二)多为男性
(三)车型多为踏板,既有摩托车的灵活性也兼顾了一定的舒适度。
三、没有小汽车指标,不排斥公共交通通勤,但周末节假日出游需要铁腿。
还有一部分无指标的人,通勤可以地铁公交,但到了周末总是有一颗到山里、到海边去浪的心。骑着摩托,短途旅行、跑山、把妹/把汉/玩泥巴,乐趣多多。
群体画像:
(一)年轻人居多,京籍非京籍都有,女性群体不少
(二)单身居多,单身居多,单身居多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
(三)车型多为中大排量玩乐车型,不少车两三年后出售时公里数还没上万
四、纯粹爱好,就是爱骑
这个群体就是爱骑车,哪怕地铁公交就在门口,哪怕汽车加油停车免费,哪怕专车配司机天天伺候,都不要,就是要骑摩托车,谁也别拦着!
群体画像:
(一)各个年龄段都有
(二)车型各异、品牌凑齐、排量从125到1250甚至1600、2500都有
(三)换车频率不高,因为不在乎车,但在乎骑,爱车里程越长越有成就感
五、生产力工具
这个群体是被迫骑行的代表,外卖快递闪送跑腿,坐骑是工具也是伙伴,但注意观察的话,会发现,但凡选择了烧油的摩托车而不是电动车的小哥/大叔们,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,似乎要更加认真和积极一些(套牌车拼装车除外)
群体画像:
(一)绝大部分是男性
(二)车型多为小排量踏板,但档车出现的频率似乎越来越高了
(三)车辆行驶里程增长速度是其他群体的N倍
六、稀里糊涂跟风买的
这个群体一般要么看见街上某个帅气骑士经过或者瞟了一眼MOTO GP的比赛画面,身边朋友们又都蠢蠢欲动,脑子一热考本订车。车到了之后发现没有条件或者没有激情,或者家人不让骑,沦为摆设或者闲鱼特卖商品……
【写在最后】
京B与京A牌照的身价之别,就来自于能否在四环内(不含长安街主要路段及周边特殊路段,不含环线主路)行驶的路权,合不合理甚至合不合法,留待后世评说吧。